隨著老齡化的增長,養老地產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引言

目前,居家養老仍然是我國主流的養老方式,老年人的養老場所主要在自己家,活動范圍也集中在家周圍。如何更好地營造老年人的生活環境,使其推開家門走向戶外時,依然能享受到社會的關愛,是本文編寫的初衷。本文擬從住區環境、服務設施和交通系統三個方面具體闡述,從客戶維度探討居住區的實用價值。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一、住區環境

老年人大部分時間會留在自己家中,那么家的周圍就是最常接觸的環境?;顒邮芟薜睦夏耆俗羁尚械纳鐣撓稻驮谶@里,對于空巢老人而言,這里就是消除寂寞孤獨的好去處;對于剛剛搬進來的老人,這里就是融入社區生活的起點。

1.?空間防護

老年人在防護方面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在階段就應注意外圍防護的有效分割,譬如通過高圍墻防止越界穿行;小區主要出入口設置崗亭方便來訪登記;在沒有門衛把守的次要出入口可以憑鑰匙或密碼出入。在監控方面,為了實時監控小區內的治安狀況,尤其是老年人常出現的住區休閑場所和次入口、停車場等重點部位安置攝像頭并保證能隨時通話,方便當老年人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及時實施救助。另外,老年人為了出行方便選擇低樓層的住宅較多,居住建筑的一、二層也是重點的防護區域,設計時應盡量避免樹木或容易攀爬的設施設備靠近圍欄及住宅窗口、陽臺等部位。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2. 休閑場地

老年人的生活相對規律,每天都有伸伸腰、踢踢腿做些簡單運動來舒展身體的需求,小區的室外休閑場地是老年人最容易到達的活動場地,也是老年人使用頻率最高的戶外場地。休閑場地設置的密度可以隨服務居民的人數差別而定,高層住宅因為相對集中可以2-4棟組成一個點,容易到達,來往方便;位置最好居中,步行往返300米以內為宜。(如圖2-2示例)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場地應當盡量平坦,讓拄著拐杖的人或是做輪椅的人都能獨立出行,并且可以滿足小型體育鍛煉的需要(如圖2-3示例)。鋪裝地面要平整,防滑、不積水(如圖2-4示例),晚上還應該有相應的照明保證。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3. 組團特征

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從方便老年人辨識的角度出發,組團之間的建筑及環境最好配置上有自己的特征,建筑立面及細節大片色彩可以體現整體感(如圖2-4示例),標識系統也應多關注老年人的辨識。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二、服務設施

由于行動不便,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所需最好可以就近解決,這就使小區內的配套服務設施對于老年人很重要,是他們在家庭生活之外,獲取物質和精神需求很主要的一個途徑。社區內的服務設施通常包括門診所、文化活動站、居委會、物業等管理用房、郵電所、儲存所、超市、基層商業服務等等(如圖3-1示例)。為了方便老年人進出,服務設施的室內外高差要盡量小,最好不超過450mm,并且無障礙坡道的布置要方便輪椅或是擔架的進出;當配套服務建筑不是單層建筑并且沒設置電梯時,設計中應注意將老年人使用的房間布置在首層和便于出入的位置。在室內,除衛生間、開水間的其他房間標高要盡量保持統一,避免老年人在行走中跌倒的風險;并且像柜臺、提款機、公用電話等服務類的配套設施在設計時應關注老年人,方便輪椅的靠近。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三、交通系統

由于老年人外出多數采用步行或是乘坐非機動車,譬如助行器、輪椅、人力小三輪、殘疾人專用車等等,為了給老年人的出行增加更多支持和保護,降低風險和難度,居住區在道路網設計時,有必要按照實際情況把步行、非機動車、機動車這三者的關系理順,盡量讓老年人能出行更遠的距離。

1. 道路網

道路網設計需要關注在小區全境內,方便救護車、社區交通車行駛(如圖4-1示例),并且在必要區域限制無關的機動車穿行;有條件的小區可盡量設置社區交通車與小區外的公交車站點形成無縫銜接,使老年人出家門后,就可以就近乘坐社區交通車送達至公交車站,以便到達更遠的想去的地方。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2. 步行路

步行路是老年人日常出行使用頻率最高的,所以步行路條件的優劣會影響到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步道在設計時需要關注相互連通,彼此貫通才能發揮作用。此外、步行路能適合不同氣候條件,還能滿足老年人的多種出行方式也很關鍵,組團道路坡度最好設計在0.3%-1.0%以內;當道路坡度超過2.5%就不適合輪椅遠行了,如果坡度超過4%在上行時就需要借助扶手,不利于老年人出行了。為了防止老年人跌倒的不利因素,在路面材質的選用上也需要更多注意,道路表面需盡量平整、無縫隙、更防滑,面磚間的施工誤差高度要小于2mm,縫隙小于15mm,摩擦系數要保證在遇水的時候能保持在0.5-0.7之間。步行道沿途設施盡量避免有鋒利棱角,隔離帶如果有多刺植物不宜靠近步行道,路燈應顧及步行者的需要,避免步道在照射陰影區里。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3. 梯道臺階

梯道臺階在山地、丘陵地區或場地高差較大的居住區,有時候無法避開梯道臺階,為了同時關注老人出行,梯道的設置凈寬宜在1200mm-1500mm之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兼顧設置輪椅坡道,坡度的上限是38%,梯段和坡道的扶手高度(從梯段前緣線到平臺面)在850mm為宜,扶手在選材方面以平滑、容易抓握為佳(如圖4-3示例)。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居家養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適老化設計

四、結語

通過人性化的技術設計,滿足老年群體對居住區的特殊需求,是體現對每個人生命周期的尊重。古代圣賢已留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箴言,用科學的力量推動和實踐圣賢的理想。給老年人一個適合養老的家,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安全、更舒適,更有尊嚴,對于提升住宅區的宜居性至關重要。

下載鏈接為網盤地址,如鏈接失效,可評論或私信告知。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以下吧
點贊0贊賞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代碼圖片

    暫無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