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革命圣地
中國美麗鄉村

既是重要的革命紀念地,也是享譽中外的紅色旅游勝地。

1、創造性地將鄉村轉化為景區,打造“美麗鄉村”的韶山樣板、“湖湘文化”的鄉愁空間。
突破了傳統風景名勝區規劃中,對景區居民以向外疏導為主,鄉村地域通常作為景區附屬服務基地的思路;本次規劃創新性地提出了“鄉村景區”的資源觀,依托景區內村落集中區新增了“韶山沖鄉村景區”,作為對原有景區的游覽補充。
2、將紅色紀念地歷史場景保護修復與原鄉風貌景觀塑造相結合。
在嚴格保護紅色文物的前提下,重點恢復紅色歷史場景,整治核心景區周邊環境,提升故居、銅像廣場等重要景源的背景界面;對空間肌理、建筑景觀進行原鄉風貌修復。
3、從單一分散的紅色景點,到“以線串點”的主題故事線,構建韶山故事敘事空間。
韶山不僅有毛主席故居,還有大量的文化遺存,但多被忽視,故居單點游客集中度超過80%。
規劃梳理了毛主席的“韶山故事”以“求知、求學、求索、求是”的故事主線串聯散點資源,生動立體地展示毛主席在韶山幼年生活、少年啟蒙、青年革命及老年回望的生平事跡,構建完整的偉人紀念地域。
故事選取既有毛主席的革命事跡,也有年少生活趣事、家人溫暖情懷、鄉鄰三兩見聞,將游覽空間由故居一點拓展到紀念地全域,實現均衡發展。

【規劃范圍】
16平方公里的韶山村村域范圍,由原韶山、韶北、韶源3個自然村合并而成。

以偉人勝跡與革命紀念地為核心資源,兼具自然山水、農田稻菽、民居建筑等多種資源類型。
【主要問題】
①?紅色景點與人文資源利用嚴重不足
②景觀風貌雜亂、鄉土特色喪失
③?游客空間分布極為不均,亟待疏導


的故事主線串聯散點資源。
總體布局15處主題節點,構建“一環四線”的游覽主線。








依托農業景觀資源,借助“韶峰茶”的品牌效應,打造韶峰茶文化綜合體,開展茶田觀光、休閑體驗等多種功能。

在風景區詳細規劃中,將紅色旅游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突出項目地域特色。
2、實施性:2019年1月,由本項目組同期編制的《韶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正式通過了國家林草局的審查,成為國家林草局成立后、首批審查通過的風景名勝區。
設計公司: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建成時間:2019-01-02
委托單位:韶山市人民政府,韶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
暫無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