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植物施工圖設計總則

植物需要在適宜的環境下才能正常生長,根據氣候帶和植物生長特性,從經度、緯度、垂直高度等的交叉變化,植物大致有著自己的分布規律。在打造農業園區景觀、進行時,要考慮氣候對植物生長造成的影響,根據立地條件,優選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特征的鄉土樹種,營造獨具當地特色的植物景觀。
植物原則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

1.適地性與人文性
根據立地條件,以鄉土樹種為主,適當引入當地應用成熟的外來樹種,保證植物能良好地適應栽植地的環境,發揮良好的景觀效果。通過具有地方特色的鄉土樹種的使用,打造具有當地人文、歷史、社會風情等特色的植物景觀。
2.功能性與經濟性
植物景觀營造要滿足園林綠地的功能要求,并根據綠地性質及景觀氛圍選擇合適的樹種。通過充分利用規格適宜的鄉土樹種、合理利用名貴樹種及考慮使用經濟樹種,節約建設成本。
3.統一性與協調性
植物景觀設計要遵循統一的原則,通過整體的基調樹種、統一的配置手法來形成一個統一的景觀風格。在統一的基礎上,協調好植物與建筑、山、水、道路之間的關系;協調好相互之間的比例、色彩關系;協調好生態、社會、經濟效益三者之間的關系。
4.生態性與多樣性
植物配置要按照生態性的原則,選擇合理的植物種類,以“喬、灌、地被、草”的多層復合綠化打造結構穩定的植物群落,打造層次豐富、風景優美的。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

5.藝術性與時效性
園林的藝術美主要包括綠化形式美、四季動態美、空間意境美三方面的內容。根據不同性質的綠地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注意空間布局的意境營造、四季景觀色彩的變化、林冠線與林緣線變化的合理與藝術性,展現園林景觀的藝術美。同時,植物配置要考慮長期與短期景觀效果的結合,可采取速生、中生與慢生樹種的合理搭配種植。
植物空間的營造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通過不同種類、高度、質感的植物以不同的配置方式結合地形設計,對空間進行一定的圍合與劃分,營造出特定景觀或特殊的環境氣氛,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根據植物不同的圍合方式,所營造出來的植物空間主要分為開敞空間、半開敞空間、覆蓋空間、垂直空間和封閉空間。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4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4

1.開敞空間
開敞空間的營造主要是利用低矮的灌木及地被作為空間的限制因素,人們身在其中,視線開敞不受阻,心情較舒暢。這種外向的開敞空間屬于友好型集體活動場所,不需要私密性。該類空間多用于公共活動空間,如公園大草坪、河邊草坡等。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5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5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6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6

2.半開敞空間
半開敞空間與開敞空間相比,視線一面開敞一面受阻,方向指向性強,障景效果好,給人一定的空間領域感,此類空間在公共綠地中受歡迎程度與利用率都較高。封閉面植物配置宜采用“喬、灌、地被、草”復層搭配的方式,增加空間的圍合感。多用于公園、小區等半開敞空間的營造。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7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7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8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8

3.覆蓋空間
覆蓋空間一般是指冠大蔭濃的大或攀援植物覆蓋的、拱門等,構成頂部覆蓋、四周開敞的下部活動空間。這類空間比較涼爽,視線通透,下部只有樹干,活動空間較大,遮蔭效果好。多用于林蔭道、花架等綠化。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9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9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0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0

4.垂直空間
利用植物封閉兩側垂直面,放開上部頂平面,具有“夾景”效果的空間即為垂直空間。該類空間的遮蔽性較強,引導性也強,加深了植物的空間感,營造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景觀氛圍。一般使用分支點較低、樹冠緊湊的中小喬木形成樹陣,或由修剪整齊的高籬圍合。多用于公路、河流兩岸、陵園綠化等。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1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1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2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2

5.封閉空間
封閉空間指四周、頂面都有植物圍合、遮擋的空間,與覆蓋空間相比,其垂直面用中小型植物進行封閉,圍合感很強烈。這類空間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和隔離性,同時釋放大量的負氧離子,空氣清新,多建于風景游覽區、森林公園、植物園等。
植物色彩的搭配
在園林景觀中,色彩是人們對景觀的直接感受,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同的植物色彩營造不同的景觀性格,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冷色系給人一種安靜的感覺,暖色系則喧鬧許多,給人溫暖柔和的感覺,其中橙色給人一種活潑、愉快、興奮的感受。
園林植物配置要注意色彩的搭配,一般從冷色系、暖色系、互補色系、對比色系四方面來進行色彩的搭配應用。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3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3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4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4

1.冷色系
冷色系主要是指藍色、青色以及鄰近的色彩,給人寧靜和莊嚴的感覺。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對一些空間較小的環境邊緣,可根據情況采用冷色或傾向冷色的植物,如胡椒木、黃楊、冬青等植物,可增加空間的深遠度和視覺感。
在炎熱的夏季和溫度較高的南方,為了營造出寧靜休閑、宜人停留的氣氛,植物色彩宜選擇冷色調,給人涼爽的感覺。植物宜多選用藍色系的花木,如勿忘我、香雪球、桔梗等。夏季冷色系不足時,可以混植大量的白色花卉,仍然具有清爽宜人的效果。冷色系植物配置主要運用于醫院、小區較幽靜的環境等綠地。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5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5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6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6

2.暖色系
在色彩學中,暖色系主要指紅色、黃色、橙色以及它們的中間色,帶給人強烈的喜慶感,營造歡樂的氣氛,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植物造景中,暖色系植物的溫暖、明亮色彩,給予人們一種備受歡迎的感覺,使人游走其中、心情舒暢。
暖色系植物有提高溫度的作用,春秋兩季景觀營造及嚴寒地區植物配置,宜多用暖色系花卉,如扶桑、杜鵑、豐花月季、黃花鳶尾等。在暖色系花卉較少的北方,設計時宜多用銀杏、、紫葉李等植物。暖色系植物配置主要運用于售樓處、小區主入口、會所主入口、酒店主入口、廣場主入口、公園主入口、重要景觀節點等綠地。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7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7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8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8

3.互補色系
在光學中,兩種色光以適當的比例混合能產生白色感覺時,這兩種顏色就稱為“互為補色”,?也是對比最強的色組。?色彩中紅色與綠色互補,藍色與橙色互補,紫色與黃色互補。在兩種顏色互為補色,一種顏色占的面積遠大于另一種顏色的面積的時候,就可以增強畫面的對比,使畫面能夠很顯眼。
為了發揮最少植物的最大藝術效果,花木與花卉裝飾中,應該多用補色的對比組合,相同數量補色對比的花卉較單色花卉在色彩效果上要強烈得多,尤其是在灰色的鋪裝廣場上、灰色建筑前,作用更大。如三色堇,黃色的品種與紫色的品種的對比,鳶尾品種間與品種間黃色與紫色的混合配植。在受光的亮綠色草地上、淺綠色受光落葉樹前面,栽植大紅的花木或花卉,亦能得到鮮明的對比?;パa色系主要運用于公園、生態河邊等場地綠化。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9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19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0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0

4.對比色系
兩種可以明顯區分的色彩,叫對比色。包括色相對比、明度對比、飽和度對比、冷暖對比、補色對比、色彩和消色的對比等。對比是構成明顯色彩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賦予色彩以表現力的重要方法。比如黃和藍、紫和綠、紅和青,任何色彩和黑、白、灰,深色和淺色,冷色和暖色,亮色和暗色都是對比色關系。對比色系主要運用于花山等大場地或較具有個性的場地綠化。
植物配置手法
按植物生態習性和園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園林中各種植物(喬、灌、地被、草),以發揮它們的園林功能和觀賞特性,叫植物配置。根據不同的場地性質及功能要求,要采取不同的配置手法,營造風格各異、風景優美的的園林景觀。
根據種植形式及所呈現的景觀風格,植物配置手法主要分為規則式種植、自然式種植和混合式種植。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1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1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2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2

1.規則式種植
規則式園林又稱整形式、幾何式、對稱式園林,植物配置主要使用綠籬、模紋花壇、整形樹木、整形草坪等植物品種,采取中軸對稱式、行列等距種植,形狀規整,在構圖上呈幾何形,表現出整齊、嚴謹、莊重和人為控制下的幾何圖案美。
規則式種植主要用于西方景觀風格的中,主要以平整的草坪、花壇(包括模紋花壇)、綠籬及綠墻、行道樹、樹陣種植來表現。規則式綠化主要運用于公園軸線綠化、人行道綠化、樹陣廣場等。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3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3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4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4

2.自然式種植
自然式園林又稱風景式、不規則式、山水派園林等。與規則式相比,植物種植不成行列式,無固定的株行距,以孤植、叢植、組團式種植為主,特別是地被以自然生長、無人工造型的形態,展現植物群落的自然之美。
自然式種植主要用于中式景觀風格的園林設計中。中國傳統園林講究步移景異,選擇的植物注重姿態美、、味香,展現植物的自然風韻之美。在景觀布局上,沒有明顯的軸線,以錯落有致、自然曲折的方式營造寧靜致遠、曲徑通幽、生動活潑的多樣景觀空間。自然式種植主要以自然花境和自然之物組團來表現。自然花境較多運用于公園、溪邊等可親可達之處,自然之物組團較多運用于房前屋后作為遮擋、屏障。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5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5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6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6

3.混合式種植
混合式種植既有規則式,又有自然式,吸取了規則式和自然式這兩種種植形式的優點。既有整潔大方、色彩明快的整體效果,又有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自然美景,展現出了植物的人工美和自然美。
混合式種植要根據造景效果采取規則式和自然式的不同比重,營造規整端直、自然靈活的景觀。在現代植物造景中,混合式種植可運用于多種場地,包括公園、小區、醫院、道路等。
需要注意的一些植物品種
1.具破壞性根系的植物
現象及危害:繁殖力強,侵占其他植物生長空間,致其死亡;根系穿刺性強,破壞路基、路面、墻體等。
品種:火炬樹、夾竹桃、竹子類、黃槿、類等。
解決手段:防涂藥劑、隔離溝、埋設混凝土件、隔離網、調整種植位置。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7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7

火炬樹根蘗萌發能力強,繁殖速度快,侵占力強,其他植物由于缺少生長空間而死亡。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8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8

火炬樹根系主要分布在20cm以上的土層中,挖設隔離溝可阻止火炬樹無限蔓延。
隔離溝:火炬樹根系較淺,其根系主要分布在20cm 以上的土層,可通過挖隔離溝的方法,將其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若想消除火炬樹,可采取水淹的方法。
埋設混凝土件:毛竹的竹鞭萌芽力與叢生性都很強,串根及破壞硬質地面的現象時有出現。在竹子種植范圍設置水泥隔離帶,可以阻止根系無限生長,防止竹鞭蔓生破壞地面。
隔離網:竹子類根系發達,相鄰種植會相互之間爭奪地盤,導致部分種死亡。個園采取的手段是在竹子種植區域安裝隔離網,一種類似防盜網的網,網眼比較小,可以阻擋竹根,但是又不影響它們透氣和呼吸。
調整種植位置:榕樹類體量過大,根系過于發達,因此不太適宜在固定的場地栽植,可調整種植位置,布置在較寬敞的草坪等地方。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9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29

散生竹子的根系發達,常通過走莖繁殖,竹鞭無限蔓生形成種植范圍擴大。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0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0

通過埋設混凝土件,可以阻止竹鞭蔓生,將竹子生長控制在一定的區域。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1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1

榕樹類的根系十分發達,作為行道樹或種植在固定種植池時,常出現樹木根系破壞路面及鋪裝的現象。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2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2

榕樹類不宜種植在固定場地中,一般可布置在草坪中央等自然式種植、無硬質鋪裝的場地中。
2.侵害性明顯的植物
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后成為野生狀態,并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不適當的植物引種會使得缺乏自然天敵的外來物種迅速繁殖,并搶奪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進而導致生態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種的減少和滅絕。
一些侵害性明顯的植物已經被列入中國危險性外來侵入物種名單,?在植物造景中是屬于不能使用的。這些植物主要包括:鳳眼蓮、藿香薊、蟛蜞菊、薇甘菊、水葫蘆、水花生、紫莖澤蘭、互花米草、加拿大一枝黃花、馬纓丹、五爪金龍等。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3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3

鳳眼蓮瘋長,鋪滿水面,影響水質。圖為工人在打撈清除。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4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4

水花生泛濫,阻礙河水流動,影響水質。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5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5

紫莖澤蘭排擠其他植物生長,破壞景觀。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6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6

薇甘菊鋪滿、纏繞在植株上,導致植物不能正常生長。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7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7

互花米草泛濫,影響水下植物生長。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8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8

蟛蜞菊入侵,導致其他地被植物死亡。
3.相生相克的植物
有些植物種類能夠“和平相處、共存共榮”,有些植物種類則“以強凌弱、水火不容”。因此,在植物造景中,我們要合理利用植物相生營造優美的景觀,規避植物相克帶來的不良后果。
常見的相生相克植物及其影響如下表所示: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9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39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40

最全的植物景觀設計總則_40

下載鏈接為網盤地址,如鏈接失效,可評論或私信告知。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以下吧
點贊0贊賞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代碼圖片

    暫無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