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概況
青浦是上海西部重要的節點城市,水網密布。青浦環城水系公園是依托環青浦城區的淀浦河、油墩港、上達河、西大盈港等4大骨干河道而建的城市濱水綠地改造項目,河道總長約21公里,公園設計總面積148.5公頃。設計著眼于城市更新與生態修復,采取了大量的綠色舉措,將景觀、服務配套設施,城市基礎設施與水體緊密結合在一起,將圍繞青浦城區原本雜亂的4條濱河場地,變成了生機盎然且能夠承擔豐富社區活動的公共濱河公園。
總平面圖
二、設計理念
公園以“濱水生態修復”和“還岸于民”為設計宗旨,充分發揮城市水系“防洪除澇、生態筑底、風貌營建、運動休憩、文化教育”綜合功能,重塑因工業化與城市擴張而造成的濱水區的生態、生產、生活關系失衡,恢復青浦地區人、水、城的和諧共生傳統,增加城市公共空間的服務功能與城市韌性。
淀浦河-濱水景觀
上達河-韌性城市
三、項目亮點
增加可達性:連接生活
公園用景觀道路系統建立了一個完整貫通的沿河濱水慢行系統,在兩岸各設置了一條連續、貫通4米寬的主道路(長約28.6千米),兼具跑步和騎行功能,一條2米的步行道(長約39.2千米),增設了33座人行、車行橋梁,完善了道路與周邊社區及城市道路的貫通和聯系,加強社區之間、社區與城市的聯系。
淀浦河-公園道路貫通
上達河-上善橋與上善廣場
?歷史文化傳承
設計團隊謹慎地對待場地中城市留存的寶貴歷史遺跡,在低干擾的原則下,提供多樣的方式和場地讓人們能夠近距離感受到歷史的魅力。通過重要歷史節點的設計重新喚起城市記憶,歷史的記憶通過規劃獲得新生。
淀浦河-水岸與萬壽塔
淀浦河-青溪公園與萬壽塔
淀浦河-水城門
提升社區活力和社會公平
超長、跨越眾多社區的公園,提供了密集的場地和設施,完善了城市的服務功能。公園就將廣泛的社區外延與對話作為目標,其核心是建立一個適合所有年齡階段使用者的共享空間,同時在自然資源豐富的河岸環境中平衡地建立被動式的休閑娛樂場地。營造了眾多充滿活力的休憩空間、驛站、廊架、碼頭、游戲區、球場、慢行系統、多用途的草坪以及組團景觀綠化和生態濕地。
西大盈港-口袋公園
西大盈港-運動場地
生態設計
設計初保留了場地中的大量喬木并著重保留了20年樹齡以上的柳樹和香樟,并以此為核心塑造了植物生境,不僅形成了多樣的生態系統,還降低了工程投資的風險,保護了場地生態環境的健康,延續并加強了場地的風貌特色。
暫無評論內容